战“疫”之下的创业企业调研分析
2019年12月以来,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备受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此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处于最吃紧的关键时期。同时,各地人员流动、复工复产受限,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期冲击不可避免。受此次疫情影响的市场主体正面临较大生存压力,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现状值得关注。
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各级政府迅速行动,推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一系列举措。日前中国双创了解到,为全面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阶段性难关,在上海市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闵行区就业促进中心的精准指导下,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南部科创中心分基地(以下简称“南科创实训基地”)在南科创智库专家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时间针对以上海市科创大区闵行区的企业为主要群体的中小型科创企业,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调研和分析,以期评估疫情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长远战略的影响,了解企业当前生存发展的主要诉求,剖析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影响下企业服务体系和创新创业生态的突出短板,为优化复工复产扶持政策、完善创新创业服务生态、重塑企业发展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等提供决策参考。为此,中国双创就调研和分析的情况同上海市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了采访。
据了解,此次开展调研的南科创实训基地,自2018年10月正式运行以来,以“政府主办、社会化运营、资源共享”的先进模式,构建了包括实验试制服务、创业能力提升、创业孵化、创业服务等功能在内的扶持创新创业的功能体系、资本环境体系,以及产业链服务体系,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服务于上海南部科创中心,产业范围覆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流产业。
01数据客观详实,结果显示创业企业预期不乐观 据了解,此次在2月14日至2月24日之间共计调研281家创业企业,调研对象以71%来自闵行区,其余部分样本来源于上海市其他行政区域和其它省市。企业类型以科创型、文创型的中小规模创业企业为主,其中科创企业(主要覆盖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占比73%、文创型科技企业占比 12%,此外还包括15%的传统型企业。调研对象均为中小微创业企业,在问卷样本中,78.3%的创业企业上年度营收规模小于1000万,有44.3%的创业企业员工数量不足10人,23.4%的创业企业人数在10-20人之间。样本基本情况如图1、图2。 图1 调研企业点位图 图2 调研企业所属行业分布(家) 调研中,创业者普遍反映疫情对企业供应链、产品生产和销售等环节影响较大,由此带来了企业正常经营和生存压力。常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链下游客户应收账款滞后,客户订单减少或取消,上游产能停滞,采购方无法提供原材料,货物无法运输,产品运不出去,订单无法交货等方面,进而导致收入难以保证。有64.18%的创业者预判2020年企业营业收入会有所下滑,其中9.44%的受访者最为悲观,认为下滑幅度将达到50%以上,33.48%的创业者心理预期的下滑幅度是20-50%,如图3示。同时发现,在疫情的冲击下,创业企业资金缺口正在不断扩大,47.64%的创业企业认为账上现金流撑不到 2个月,在业务中断的情况下,成本支出主要依次为人员工资社保、场地租金、支付应付账款、偿还贷款等,由此可见中小微创业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图3 创业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影响预判(%) 图4 企业现金流可维持运营的时间(%) 02压力之下,创业企业以维稳创新作为主要举措 调研发现,在资金链断裂的压力下,企业最直接的战略转变是融资需求的迫切提升。2019年,南科创实训基地开展的企业调研数据显示,335个调研样本中,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占比达 52.54%,而此次调研数据显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占比已经升至58.8%,如图5所示(2019年数据来源于南科创实训基地针对335个样本的调研)。 图5 近2年创业企业融资需求对比 图6显示,基于经营压力,维稳创新成主要对策,企业以核心竞争力提升为导向的长远发展战略也在发生变化,维稳当前业务、聚焦主业是创业者的战略首选,也有43.35%的创业者选择转变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开拓新业务、新项目实行“自救”,另外有31.33%的创业者选择调整生产经营计划、及时降低原先目标。有近六成创业者在疫情困境中选择裁员,四成以上创业者选择开辟新业务,创业者在疫情影响评估和应急举措上分异明显。疫情短期冲击较大,企业需优化调整应急措施和长效战略,短期确保现金流安全,中长期在稳定的基础上应依旧聚焦主业。 图6 企业选择的经营对策(%) 03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及机遇 疫情对多数中小企业产生冲击的同时,对于不同的行业领域有着不同的影响,此次调研发现,现代服务业的创业企业比起先进制造业的创业企业更加悲观,现代服务业中预判营收下降比例50%以上的企业数量明显高于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中,高端装备等密集型加工行业受影响严重,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轻工业短期影响较大,但预计恢复速度较快,生物医药产业影响程度分散,疫情相关型企业有短期利好,但是非疫情相关企业因医院部分科室关停,业务影响较大。现代服务业中,会展、零售批发和国际贸易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最为严重。而线上文化创意、科技服务、软件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受影响较小,但是客户为B端的,恢复速度视整体外部环境而定。疫情影响下,“非接触式”需求快速增加,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各类“线上/远程+场景”产业有望迎来进一步发展。图7对各领域的影响进行了象限分析。 大危机往往孕育着新机遇,疫情冲击下的产业格局和竞争力重塑势在必然,可以认为,疫情虽然在短期内对闵行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但也蕴含着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机遇。03年SARS成就了京东、淘宝和新东方等优秀企业,同样,这次新冠疫情产生的“非接触式”需求快速增加,势必将激发起科技和数字化的新一轮发展机遇,闵行区科技型企业数量多、质量高,疫情过后重点产业有望再次酝酿出更大的创新创业潜力。在先进制造业中,疫情对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减少劳动密集的智能制造领域技术有着积极的影响。调研发现,有创业者正在研发投入一款物联网边缘计算产品,该软硬件系统可以实现医院、工厂、设备等多场景的远程巡检功能,大大减少人力成本和人员密集接触;也有创业者在疫情期间研发医用智能移动机器人、红外检测机器人等技术助力减轻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很多诸如此类的创新创业企业正被疫情推动,加快发展速度。在现代服务业中,各类“线上/远程+场景”的文化创意和科技服务产业有望持续加速发展,疫情期间“出门难”问题刺激了线上医疗、线上教育、远程办公、直播、游戏、生鲜电商和宅经济等多个产业,疫情成为一次契机,或将催化数字产业的全面爆发。 04战“疫”下,短期举措与长效战略的正确认识与平衡 对于短期的应对举措,基于调研,专家及课题组给创业企业提出:首先要积极防控,确保企业顺利渡过目前的非常规阶段;其次应当要清醒地认识到“疫情是短期影响”,对绝大多数领域而言,目前只是“暂停键”,无需采取过激的应急措施和无原则颠覆原有的战略部署,目前应首先确保现金流安全,以保障核心业务的顺利过渡和发展;还有应当加强核心团队培养,全面提高创新能力,疫情期是非常宝贵的提升竞争力的时期,“忙时抓生产、闲时抓管理”创业企业在目前弱复工阶段,应充分思考战略、提升素养,以迎接疫情后的挑战;开展产品研发迭代,提高核心竞争优势,数据显示,有50.21%的创业者认为此次疫情对企业产品研发影响不大,虽然很多涉及线下的业务已经停止,但是创业者恰恰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安心设计,加快产品下一阶段的升级迭代,提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对于如何正确判断和平衡应急应对措施以及短期和长效战略,专家及课题组提出:一方面疫情是短期冲击,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即可。数据显示,有近六成创业企业在疫情期选择裁员措施控制成本。但是,疫情对多数行业和企业只是短期冲击。从产业特性和恢复状况角度分析,多数创业企业属于 “短期影响大,恢复速度快”。因此,创业企业应避免反应过激,采取包括控制短期成本、股债融资、和员工“有商有量”的适当降薪、减少绩效奖金等缓解资金压力,根据实际到岗情况发放工资等适当措施,与员工共渡难关等有效措施即可,如果属于“短期影响大,恢复速度慢”的,则可以考虑通过裁员减员等方式缓解现金流,尽量存活;另一方面应冷静部署长效战略,不盲目转变主营业务。数据显示,四成以上的创业者选择在此阶段转变企业发展战略,开发新产品,拓展新业务实行“自救”,有经营O2O平台的创业者正在开发生鲜APP、有从事线下文化创意的创业企业想要投资建设口罩生产线等,这些创业企业因疫情影响调整了原先的企业发展战略,投资新产品、新业务。等到疫情过去,非核心业务的同比投入只会让创业企业顾此失彼,造成更大的现金流及经营压力。创业企业应认真审视自身特性,决定是否需要战略调整。从产业特性和恢复状况角度分析,多数创业企业处于“短期影响大,恢复速度快”的区域,疫情过去后,原先业务将趋于正常。因此,该创业企业的战略可以维持聚焦主业。 05战“疫”中,提升扶持政策的宽度和深度 自疫情出现以来,各级各地政府及时出台了疫情防控的多项举措,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同时,为应对疫情引发的对经济领域的冲击,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该类政策主要集中在社保、房租、税费、贴息和在线培训补贴等,结合调研情况可以看到基本切中要害,导向精准。对出台扶持政策高度肯定的同时,专家及课题组提出:一方面应加大疫情期扶持政策宣传力度,此次调研发现,很大一部分创业企业对疫情期的创业扶持政策内容和申报流程不甚了解,因此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创业者知晓政策,加快政策的落实与覆盖,引导创业者申请政策;另一方面应多种举措提升政策的覆盖面。观察各扶持政策,目前调动的是政府和国企的资源来进行扶持,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除了政府之外,还有大量的创业企业服务载体,包括各类型科技园区、孵化器、创服机构、创投机构等等,该类机构实际上已经成为扶持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也是创业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可以在对企业直接进行扶持的同时,鼓励各类服务载体加大对创业企业的服务和支持,并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事实上,长期以来政府已经形成了对上述服务载体机构的补贴政策,如对孵化器的运维补贴和房租补贴,对创投机构的税收减免、创业培训机构的培训费补贴等等。在疫情冲击下,类似政策通过阶段性的延伸和提升,对载体机构的服务工作进行扶持,可以很大程度满足创业企业对载体机构服务的需求。同时,也将间接有效地扩大政府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直接扩大政府的服务覆盖面和服务深度。 06推动更多的平台载体为创业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为保障复工复产、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有效缓解当前企业运营中的各项压力,帮助中小企业和创业、就业者渡过难关,我们看到中国双创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推出了“创业工作”平台和企业“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在目前的特殊阶段拓展渠道、整合资源,缓解社会复工和就业压力。这是中国双创作为国家级创业创新平台在全社会面临巨大的经济、就业等压力时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根本,企业需要合适的人担任合适的岗位。目前各项招聘工作皆因疫情而推迟。新上线的中国双创“创业工作”平台为企业提供在线人才招聘精准服务。其中,社会招聘渠道集合线下政府和企业资源,提供中国双创人才库、“网络招聘会”、线下“招聘会”、“兼职招聘”等精准服务。同时,中国双创会联合各个高校,让企业走进高校面对面选拔人才,还将为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和两年内的退伍军人创业企业提供政策帮扶服务。 据了解,中国双创平台上的企业“服务”平台将引进大量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同为企业提供工商、税务、法律等基础服务之外,还集成了“办公孵化”、“产品研发”、“融资服务”、“市场营销”等高端服务”,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人才布局和市场布局,整合资源,节约成本,帮企业共同渡过难关,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帮助企业度过当前的难关。 风雨之后必定是彩虹,特殊的阶段将给创业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将作为创业企业和创业者的陪跑者,见证他们的诞生、发展、壮大,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分担创业中的坎坷。同时,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家和创业者汇聚到中国双创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平台优势和资源,整合自己的资金、人才、市场,开展更多的在线服务、在线交易,逆流搏击、抗击疫情,顺利渡过艰难的一个,去迎接更大的发展和挑战。 本文作者:上海市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龚惠斌、王琦、瞿峻、朱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