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企政策通-企业微信
粤企政策通-小程序
首页 > 热点专题 > 创客广东 匠心南粤 > 政策支持 > 创业扶持

南沙打造港澳青年了解内地的“第一扇窗”

发布时间 : 2020-11-16 11:29:02 发布单位 : 南方网

  30多名在广州南沙实习实践、就业创业、安居置业的港澳台青年代表齐聚一堂,感受节日气氛,正成为一种常态。

  

  “创业分享会、节日聚会等系列活动,让我们有交流的圈子,也增进了对南沙的了解。”入职南沙产业园管理局的澳门青年刘延鑫直言,“感觉南沙和在澳门生活没两样。”

  

  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入,为青年提供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以打造支持港澳青年发展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平台——“湾区启梦港”为抓手,南沙紧扣“一品牌”主线,全力推动港澳青年学生南沙“百企千人”实习计划提质升级,进一步挖掘“百企千岗”潜力,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进一步结合港澳青年所需,创新开展港澳青年学生寒假实习计划;进一步深化就业见习计划,持续推进港澳应届毕业生“职场菁英”就业见习计划,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实习实践的机会。

  

  南沙,正成为港澳青年了解内地发展的“第一扇窗”。

  

  起航▶▷搭建新平台,创造新机会

  

  “大湾区发展前景光明,毕业后我打算在这里找工作,和湾区共成长。”6周实习期结束,来自北京大学的澳门青年曾诗滢意犹未尽。

  

  在校时她就萌生了在湾区内地城市实习的想法,却没有合适之机。直到在一次聚会上听到师兄介绍南沙“百企千人”实习计划,她毫不犹豫报了名。“南沙和澳门离得近,产业园管理局的实习岗位与我的专业和职业规划十分对口。”

  

  在参加实习计划之前,香港青年邓彩梨对南沙的了解几乎是一张白纸。实习结束后,大湾区便利的交通网络让她印象深刻。“广深港高铁、南沙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开通,从香港到南沙越来越方便。”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这既是大湾区的特色,也一定程度增加了港澳青年了解内地的难度。像曾诗滢、邓彩梨一样,许多港澳大学生借着“百企千人”实习计划首次走进南沙。

  

  爱国爱港爱澳青年团体、协会是连接两地青年交流的桥梁。据不完全统计,自贸区挂牌以来,南沙已累计与76个港澳青年社团、47个商协会、16个行业协会、14所重点院校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常态化开展粤港澳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约650场次,覆盖青少年约4.9万人次。

  

  “我们以协会为单位,在香港多所大学进行宣传,让更多的青年了解大湾区,投身大湾区建设当中。”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成立,自此,协会主席李培走上了推动港澳青年积极融入内地发展的道路。

  

  2019年,南沙团区委和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正式“牵手”。“我们推荐了11位香港大学生到南沙实习,实习后,这些大学生在香港分享他们的所见所闻,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让更多的港澳学子了解南沙。”

  

  即使今年受疫情影响,“百企千人”实习计划依然备受欢迎。共青团广州市南沙区委员会书记宋晓冬表示,南沙团区委、区青联依托“港澳朋友圈”,携手爱国爱港爱澳青年社团,特别是在香港文化艺术发展中心、香港明汇智库、香港新家园协会、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澳门中华学生联合总会等港澳合作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将以往线下的宣传、招募、报名等活动转到线上,最终从报名的500多位港澳青年中选择120位来到南沙实习。

  

  如今,“百企千人”实习计划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帮助更多港澳年轻人推开了解大湾区的“一扇窗”。

  

  乘风▶▷跳出“舒适圈”,勇闯大湾区

  

  寻找更多可能性——这是不少港澳青年选择来南沙时的共同答案。

  

  “很多澳门学子在内地毕业后会选择回到澳门,但就业渠道狭窄。”澳门商协总会会长卢树栋正不断为推动更多澳门青年走进内地而奔走。

  

  跳出“舒适圈”需要勇气,也需要扶持。初来乍到,港澳青年在工作、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难免“水土不服”。南沙特地设置了职场训练营、“湾区初体验”等岗前适应活动,让年轻人迈出融入南沙第一步。

  

  得益于“百企千人”实习计划,今年夏天,港澳青年学生在广州走访暨南大学、粤剧艺术博物馆和永庆坊等,了解湾区深厚的文化底蕴;走访东莞东深供水工程源头,参观深圳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感受湾区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的“盛夏”,既增长了见识,更认识到个体与国家的紧密联结。

  

  从实习到就业,南沙不断发力。今年,南沙团区委、区青联首次创新推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港澳应届毕业生“职场菁英”就业见习计划,开发超100个薪资水平高、吸引力大、竞争力强的专属就业岗位,目前已有近百名港澳青年报名,为港澳青年在南沙实现高质量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90后教育科技创业者,英才盛世教育科技CEO曾祥盛还记得第一次来到南沙“创汇谷”粤港澳青年文创社区实地考察时候的场景。“工作人员专业又热情地给我介绍各项港澳青年创业落户的优惠政策和办理程序,当时我就感觉有了归属感。”

  

  一年多的发展,曾祥盛已经在大湾区“立稳脚跟”。英才盛世致力于面向港澳台学生提供内地高等院校专业升学信息和咨询服务,创业项目估值超过2000万元。“我已经准备好在南沙迎接未来。”

  

  为了更好服务“曾祥盛们”落地发展,南沙成立了众多孵化平台,南沙“创汇谷”粤港澳青年文创社区颇具代表性。园区陆续开辟了“香港青创空间”“澳门青创空间”“网商青创空间”“葡语系国家商品展示销售综合平台”等特色功能区。目前,南沙各基地共签约入驻创业项目团队(企业)近300个,其中港澳青创项目团队(企业)215个。

  

  平台园区为青创企业发展提供了物理空间,贴心的服务为青年“留下来”打了强心剂。近年来,南沙制定实施“港澳青创30条”,为港澳青年提供就业创业全生命周期的奖励与补贴内容,进一步降低港澳青年内地发展风险和成本。

  

  这些用港澳话语制定清晰易懂的政策条款,以高效便捷的审批流程,为港澳青年提供个性化政策兑现服务,实现学业、就业、创业“三业”与“食住行”需求全面覆盖。

  

  破浪▶▷顺势而为,大有可为

  

  一系列平台的搭建,港澳青年正在南沙乃至大湾区这片热土发出自己的声音。

  

  今年,南沙产业园管理局迎来了新面孔,四名港澳青年通过考核被法定机构录用。其中洪逸曦和刘延鑫刚入职,就被编入了园区管理局港科大(广州)工作小组。

  

  港澳青年入职公职单位,在广州也尚属首次。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洪逸曦就热衷于组织参加各类文化活动,“种种经历让我意识到,我们这种有着两地背景的年轻人,肩负担当促进两地交流的责任。”

  

  在庆盛枢纽地块,备受瞩目的港科大(广州)项目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一旁两层楼高的港科大项目联合办公中心正是两位港澳年轻人的新办公地。

  

  “在这里工作,可以直接对接港澳大企业,他们也会因为我们是港澳青年,从而产生亲近感,彼此交流更顺畅。”刘延鑫说,“从区域看,我们是在为南沙干实事谋发展,从大湾区层面看,我们也是推动大湾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技术人才等要素流通的关键。”

  

  到南沙来的年轻人也成为两地交流的“摆渡者”。

  

  “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到南沙来,他们看中的正是这里的发展机遇和平台。”澳门创业青年、易享集团董事局秘书杨诚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港澳年轻人能勇于走出来,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开放的心态拥抱大湾区。”

  

  正是有洪逸曦、刘延鑫、杨诚等一批又一批的港澳青年勇于“接力”,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不断踏入南沙,认识南沙、留在南沙,一个个创业梦、就业梦在这里逐渐走向现实。

  

  ■调研观察

  

  从地缘相近到民心相通

  

  港澳青年了解大湾区

  

  需更多载体和途径

  

  了解渠道少、信息不对称、对接不顺畅……在调研过程中,不少港澳青年都表示在走进内地、了解南沙的过程中曾经历过一番窘境。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团队发现,到内地来的港澳青年更多是本身有内地生活背景或者是来内地求学的年轻人,对内地本身具有一定的了解,与内地关系密切。

  

  不少港澳青年反映,自己之所以会到南沙来是由于“师兄师姐的介绍”“同学朋友的推荐”。这也意味着,南沙招揽港澳人才的宣传还很大程度停留在“口口相传”的层面,需要结合新时代媒体传播途径,开拓更多宣传渠道。

  

  目前,南沙在协助港澳青年北上创新创业、就业、置业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创新“四个一”服务模式,致力打造港澳青年创业就业试验区;制定出台了“港澳青创30条”,精准聚焦港澳青年学业、就业、创业“三业”与“食住行”等现实需求,为港澳青年提供就业创业全流程的奖励与补贴内容,进一步降低港澳青年内地发展的风险和成本,这些创新、贴心的政策吸引了一批港澳青年进驻,到南沙追寻梦想。

  

  未来,南沙可继续利用好现有的成功经验,通过与香港、澳门当地爱国爱港爱澳青年团体对接,吸引更多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的发展,让港澳青年在享受国家发展红利之时,也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断增加他们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现阶段港澳青年到内地发展的意欲仍有待增强,这与港澳青年队内地发展不熟悉,不敢踏出“第一步”息息相关。因此,南沙应该提供更多的短期考察、实习项目以供更多的港澳青年“打开了解内地的窗”。

  

  ●撰文:宾红霞 郑四方 柳时强 罗瑞娴


网站信息
关于本网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020-83135078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service@gd.gov.cn
新媒体矩阵
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
粤省事小程序
粤商通APP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粤企政策通”,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放弃